(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茜)什么是鄂菜?这个问题难倒了不少人,甚至连许多地道的湖北人都说不上来。一些本土酒店就算菜肴的做法属于鄂菜,也不愿亮出鄂菜做招牌。
湖北省烹饪协会最新市场调查数据显示,去年武汉市餐饮企业销售额突破了340亿元,鄂菜贡献了七成市场份额,但是打出“鄂菜牌”的酒楼却寥寥无几。
挂着川湘菜招牌卖鄂菜
在武汉沙湖路、宝丰路、万松园路等美食一条街,有个有趣的现象,满街随处可见川菜、湘菜、甚至是粤菜、杭帮菜等招牌,唯独难见鄂菜、湖北菜这样的字眼。上周末,武汉美食专家万杰民请来汉的成都朋友,去一家湘菜馆吃饭,点了该店的招牌菜
剁椒鱼头。菜端上来,两人一尝,与正宗湘菜做法完全不一样。细问才知,鱼头从江夏运来,改湘菜的干辣为微辣,降低辣味,提高鲜味,这都是湖北菜的惯常烹饪方式。“原材料采自湖北本地,做法也借鉴了鄂菜做法,本质上来说就是鄂菜。
再仔细一瞧菜单,万杰民发现,大碗黄瓜煮泥鳅、荷包圆子、梅菜螺狮五花肉等,都是典型的鄂菜,占了一大半的比例。省烹饪协会负责人称,这种做法在武汉并不是个案。记者探访了八一路、解放大道、珞喻路等6家本土餐饮连锁店,湖北菜是绝对的主力,占了5到7成,但是鲜见酒楼以鄂菜为卖点,连菜单最前面的招牌菜推荐中,都难见鄂菜身影。
同是鳝鱼,鄂菜粤菜价差一倍
一方人吃一方菜,无论什么时候,本帮菜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,鄂菜贡献七成销售额也证明了这一点,为何酒楼不愿意打鄂菜牌?
全国菜系一直是东辣、南甜、西酸、北咸,鄂菜曾由于做法粗糙、口味单一,一直无法与川、湘、粤菜等齐头并进。“如今鄂菜已抛除油大、味大、芡大的‘毛病’,但是想改变鄂菜在市场中的印象不容易”,省烹饪协会负责人说。
武汉一家中型酒楼的负责人称,鄂菜取料普通,价格相对不高,特别是与以海鲜为主、烹饪精致的粤菜相比,很难卖出价钱。
就是同样的食材,如果打鄂菜牌,也很难卖高价。同样一道以本地鳝鱼为原料的菜,粤菜可以卖到88元,号称原材料、作料从外地运输的川、湘菜可以卖到58元,如果打湖北菜只能卖到38元,因为一些消费者觉得鄂菜原料是本土采购,卖不出高价,“显示不出档次”。